“1”为学历证书,“X”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、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,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。“1”是基础,“X”是“1”的补充、强化和拓展,书证相互衔接融通正是“1+X证书制度”的精髓所在。
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《关于在院校实施“学历证书+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”制度试点方案》,指出自2019年开始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、市场需求、学生就业能力提升,从10个左右领域做起,启动1+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。落实“放管服”改革要求,以社会化机制招募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(以下简称培训评价组织),开发若干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。有关院校将1+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、课程建设、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,推进“1”和“X”的有机衔接,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。
“1+X”证书制度试行至今,总共推行了四批,共472个证书,涉及18个国民经济行业。在试行的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证书数量最多,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、体育以及批发和零售业数量较少,而房地产业和国际组织业还没有相应的X证书。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制造业、交通运输、金融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量发展较快。